正在加載......
分類清單

首頁 > Encounter 「遇」季刊 > 焦點話題 > 2011.秋季號 NO.28 > 楊力州導演與肯邦執行長JACK 的午后約會

 
 

 

走上拍記錄片之路...

JACK:人與人之間能相遇、能有所互動,表面上看起來是偶然,實際上也許冥冥之中有一些巧妙的安排。就像肯邦能認識楊導演這樣的藝術工作者,也許是因為長期以來彼此都很關注社會關懷這個領域,而讓我們有了相互連結的機緣。記得第一次接觸導演是因為受邀參與肯邦對內的某次教育訓練課程,那次由您主講的電影欣賞會非常精采,除了內心深受啟發,我也對導演本身產生很大的好奇。在台灣從事電影工作、尤其是拍記錄片其實是非常艱辛的路途,不知您是在何種機緣下走上這條路?是從小立定的志向?還是誤打誤撞?

力州導演:老實說,我壓根沒有想過我會成為記錄片導演,小時候就知道自己有畫畫能力,從小的志願是當一名畫家。後來拍起記錄片,是因為大三那年的一個下午發生了一件事,從此讓我的人生轉了一個大彎。
因為愛畫畫,高中念復興美工,後來重考考上輔大應用美術系,念大三時某個夏天,離現在20幾年了,有個中文系的同學拜託我幫忙借場地,說是要播放記錄片,當時心想台灣有記錄片嗎?基於好奇心就留下來觀賞。記得那部片叫「月光的小孩」,描寫白化症的故事,白化症是一種遺傳病症,天生外表很不一樣,膚色、頭髮都白、眼睛畏光,「月光的小孩」是印地安人給白化症的美好稱呼。影片很感人,那天導演也來了,那整個下午我的情緒一直很激動,沒想到從那一刻起,我的人生有了重大轉折,開始走向拍記錄片這條路,一直走到現在,然後遇到JACK。我的人生會因為一個偶然而改變,這是我從來沒想過的事。
但是我並不是一開始就成為導演,中間有一些過程,一開始我還是有畫畫、做設計、印刷,這同時開始拍影像,嘗試幫學弟妹們拍一些東西,其實當時的我一直以為自己會去拍伴唱帶,還是沒想到會成為記錄片導演。

JACK:人常會被先前認為既定的道理或習以為常在做的事情所侷限,您的經驗給我們一個啟發,生命有很多可能性,可能因為某個機緣,開啟我們某些全新的「思維」,讓我們的未來自然而然走向不同的方向。

力州導演:或許我會去拍記錄片也不算是完全不同的路,中間還是找得到線索。回想我過去做的事情,跟拍記錄片也不是完全無關。20多年前那個夏天的午後確實給我帶來很大的啟發,我感受到影片的力量,我察覺到光是透過一部電影,就可以開啟一扇觀看世界的窗。「月光的小孩」那部片的內容跟那個導演說的話,我到現在都印象深刻。在20多年前,一般人會認為會生下「白子」,要不是跟美國人偷生的,要不就是上輩子做錯了什麼事,在當時那樣的環境之下,做為這孩子的父親、母親,那個壓力有多大可想而知,這股讓人喘不過氣的力量,就是影片張力的來源。


在我進入記錄片這個領域數年之後,有一天我遇到了當初啟發我入行的那個導演,那時的我已深知拍片的辛苦、寂寞,但找不到克服的方法,於是我問了這個導演他如何解決這個困境,他給了我一個很受用的說法。他說當初「月光的小孩」這部片沒辦法在電影院播放,播放的場所大部分是在鄉下的廟口,(在20多年前,鄉下廟口是當地政治、文化、藝術的中心。)當時有一個阿伯在看完電影後跑來跟他講話,這阿伯情緒激動的說,他現在才知道「白子」是遺傳基因造成的,從小他常欺侮一個叫「白毛」的鄰居,看完影片以後覺得自己很不應該,等一下一定要去「白毛」家跟他說對不起!這位阿伯原本可能累積一輩子的愧咎在瞬間獲得解放,而當阿伯內在被解放的同時,拍片者內心辛苦、寂寞的困境也跟著得到釋放。導演說這就是影片的力量,我們永遠不知道有多少像這位阿伯的例子不斷在發生。

JACK:影像的力量確實很驚人,短短幾小時的影片,有可能會讓一件原本被大家漠視的事情快速地受到關注。就像我們從事產品代理,從來沒想過會跟記錄片、電影發生關係,但是這次跟您的接觸,讓我們發現電影的影響力,說不定再過許多年,肯邦會轉型成製片公司也說不定。

力州導演:三年多前我聽到一個消息,這導演不拍片了,當下我真的很氣憤,我跑去跟他說:「你不知道我被你帶領到現在這個地方,現在你不拍了,我失去了追隨的人了,要怎麼辦?」因為當年我追隨的是一個背影,那個背影非常動人很多人從小很努力想弄個第一名,像我高職時從畫畫得到掌聲,當時很想當個人中豪傑,後來拍了記錄片才知道,人生最大的幸福不是成為人中豪傑,而是有個背影可以跟進。

獨鍾記錄片

JACK:我同意您說的,很多的偶然看似是巧合,但有時有跡可循,不見得全然是巧合。我深感好奇的是,電影中有很多種類別,即使是同一種類別每位導演也有不同詮釋手法,您為何獨獨鍾愛拍記錄片?

力州導演:我畢業後在復興商工當過老師,那時不單是畫畫,還要管整潔、秩序,我這方面不是很擅長,常被校長叫去溝通,那段時間不是很開心。後來我去考了輔大電影研究所,一方面是興趣,一方面是逃避,要管理學生整潔、秩序讓我害怕,也找不到教學的樂趣。

JACK:循規蹈矩的教育方式其實會失去教育的內涵,也就失去了敎學的樂趣。

力州導演:我在念電影研究所的時候接觸到很多跟記錄片有關的資訊,又引發了我想起大三那年最初接觸記錄片的感動。現在回想起來,我發現我會拍記錄片其實不是偶然,背後有很多的線索可循。

記錄片的潛在影響力

JACK:我們常因為某個啟發開始去做某件事,像您拍記錄片也是因為某件事的啟發。很多人也會因為看了您拍的記錄片而開啟了內在原本存在的某些因子,就像每個人看了「青春啦啦隊」的反應不同,有的人純粹被感動,有些人內心存在的因子會被開啟,開始do something,這是極有趣的實驗,你永遠不知道誰被你影響了,那個影響力有多大,那個結果往往眼前看不出來,這也是支持您繼續做下去的力量。

力州導演:電影上片以後我有習慣上電影FB看一下留言(雖然我老婆一直制止,要我別看),我想知道電影發生了什麼影響,有些人寫很長,有時寫到看完電影想跟重要的人說什麼,或做點什麼,這時我就會想到最初那個「白毛」的故事,拍片的寂寞感也會得到舒緩。

JACK:我們團隊裡有一位講師,他在看完「青春啦啦隊」半年以後跟我說了一件事,因為「青春啦啦隊」的啟發他做了改變,他修補了他跟母親之間冷凍了三十年的關係。這只是其中一個例子,相信有更多的例子已經發生了,只是沒有機會呈現出來,我們很難像一部影片後續的影響力到底有多大。

力州導演:我現在已經比以往的記錄片導演幸運許多,現在有網路,可以看到觀眾看完電影的感想,這也是支持我繼續做下去的力量。

拍片題材的選擇

JACK:過去您拍過很多片子,每部片子的題材都很不一樣。能否談一下您如何選擇拍片題材?是偶發的想法?還是在腦海中構思很久才去拍攝?

力州導演:通常有兩種狀況,一種是委製,另一種是我自己想拍,像「被遺忘的時光」就屬於委製,「青春啦啦隊」就是我本身想拍的題材。這兩種狀況通常互相交替而來,當我在拍委製議題時,常常自然而然找到下一次要拍的議題。「被遺忘的時光」拍攝的是25%有病痛的老人的故事,故事本身是背傷的、被困住的,拍攝期間我長期處在一種悲傷的環境中,這激發出我一個想法,「有25%的老人是不開心的,那剩下75%的老人過著什麼樣的生活?或者有另外一群老人,他們是健康的、快樂的、自由的。這些老人的故事更應該被記錄下來,然後去影響更多的人。」現在有網路真的很棒,當我把我想拍快樂老人的故事這個想法PO在網路時,很快就得到回應,有人告訴我在高雄有一群很不一樣的老人,定期在跳啦啦隊,這促成了後來「青春啦啦隊」的拍攝。

JACK:這啟發我另一個想法,每一個正面的反面就是負面,有悲傷的故事也就有快樂的故事,發現1/4的老人是被捆綁的、不自由的、悲傷的,相對的,其他3/4就有別的可能性。

力州導演:這個思維是精準的,對照人生也是如此,悲傷不會單獨存在,快樂不會單獨存在,記憶不會單獨存在,遺忘也不會單獨存在。中國人說陰陽兩極對立的論點絕對是成立的。就像「青春啦啦隊」表面上探索的是一群快樂老人的故事,但在快樂的背後不是完全沒有負擔,這其中隱藏的是身體的老化,老人們的身體不是完全沒有問題,都是打了點滴、吃了ㄚ鈣以後才來跳啦啦隊。但是像這樣想要快樂過生活的心態值得推廣,台灣人口老化的問題已經非常嚴重,在此時播放「青春啦啦隊」非常有意義,也剛好是一個對的時間點。

JACK:從「青春啦啦隊」延續而來的「樂齡360」這個運動非常有價值,他的珍貴性是在於讓大家以樂觀的態度面對「老年」這個問題,不是一味逃避或抱持著悲觀的想法。高齡化、少子化都是社會上已經存在很久的問題,已經是無可逃避的事實,這個事實是,很多人都有可能活很久,但不可能選擇自我了斷,我們不得不去面對,「青春啦啦隊」正好提供一個解決方式。

力州導演:台灣已經是老齡化社會,很多人都看到這個事實,但我的思考著重於「如何去呈現」,語言不同、表達方式不同,產生的影響力也不一樣。我拍「青春啦啦隊」選擇的是一個正面的方式去呈現一個事實,讓觀賞影片的人很快的進入那個現象中,然後自然的面對那個現象。電影總長100分鐘,在觀賞的過程中,大部份人首先會很自然地面對,然後接受,當走出電影院那ㄧ刻,內心糾纏的狀況也就過去了。

拍片過程中印象最深的事

JACK:聽說您拍「青春啦啦隊」的時間長達一年半,這期間最讓您印象深刻、最有啟發的是那件事?

力州導演:就是當爸這件事。我很愛拍我的小孩,記錄她成長的點滴。這同時我也在拍「青春啦啦隊」,我常想,小孩是這個國家的未來,那成年人的未來是什麼?就是老!這是我們彼此共同的未來。
我女兒剛出生時喉頭有點發育不全,這個困境讓我ㄧ度想放棄一切,我太太陷入深度憂鬱,求助於心理諮商師的治療。我太太甚至問我:「為什麼女兒喉頭是軟的?是不是我們拍布袋戲的關係?」當下我馬上說:「當然不是!」但當時我其實很難受,我從沒想過拍片這件事會對妻子造成這麼大的影響,當時我也體認到一個事實,僅管時代改變,人也在變,但是人在面對挫折時內心其實是很脆弱的,即使是像我太太這樣的知識份子也很難超越。

有人說記錄片是新興宗教

JACK:接觸記錄片之後發現,記錄片產生的影響力確實與一般電影不同。有點類似宗教的影響力,可以讓人們的內在獲得解放。換個角度說,記錄片也可以成為心靈寄託的一種型態,不一定是宗教才有這樣的力量。

力州導演:有人說記錄片是一種新興宗教,確實有強大的影響力,但這種力量要被善用。記錄片跟一般片不一樣,好的片子可以99.9%打開觀賞者的心靈,被善用的話可以整合台灣群眾集體的力量,推動有價值的事情。「被遺忘的時光」在台北市票房賣500萬,全國排第五名,以非劇情片來說,這個結果算不錯了,但我認為真正的影響力不在於院線的放映,而是在觀眾看完電影以後自發的討論,還有DVD的行銷、區域放映等後續動作產生的力量。


社會的改變可以從戲院開始發生

JACK:花了一年多的時間拍一個好作品,您大可找一個很會做行銷的電影公司去做發行,賣出高票房後,分到利潤。但是您卻選擇將拍好的片子捐給公益團體去做運用,這個做法看來吃力不討好,而且結果難以預期,您是基於什麼想法做下這個特殊的決定?

力州導演:一個簡單的想法,就是「希望影片被善用」。我這輩子做很多決定跟我周圍的女人有關,像我將片子捐給聯勸就跟我女兒有關。在女兒出生後,我曾夢到阿公阿嬤拿著藍白彩球幫我加油,現實中他們也幫我做油飯,歡迎我女兒的到來,所以,我彷彿感覺這是我女兒要我這麼做的。
「青春啦啦隊」具備了商業的條件、要素、可能性,但我認為就因為是如此,它更應該被善用,我認為找一個可以信賴的公益團體去做發行,可以擴展成為一種社會運動,那會更有意義。社會運動不一定要上街頭,也可以在電影院發生;社會運動可以長期推動,不是只有發生兩、三天的事件。

相信事件的改變往往來自世界上少數的一群人

JACK:只跟肯邦長期推動漣漪人的觀念很相近,相信事件的改變往往來自世界上少數的一群人,像漣漪一般一圈圈慢慢擴大。

力州導演:就像寧靜革命,逐漸擴大影響層面,那個過程是美好的、美麗的。我現在越來越發現這個可能性是有的,像我認識肯邦就帶給我很大的震撼,我從來沒有想過我會有機會接觸到這個行業別的人,環境跟人都很不一樣,但是彼此仍然可以串連,一起推動某件事,這點真的很奇妙。

JACK:這個意外的機緣產生了後續一連串漣漪,從去年8月跟聯勸、跟導演相遇,到現在中間發生了很多事,現在也還有很多事繼續在發生。
其實,過去我們一直在不同領域做對公眾有益的事,現在是剛好有一個媒介將大家串在一起。現在這個時代,人與人有很多的機會相遇,磁場、價值觀相近的話會相互吸引,這就是物以類聚。表面上大家處在不同領域,但內心有相同因子的話就會自然往同一個方向前進。

力州導演: 一開始我們誤以為是偶然,但其實是必然。

JACK:您會期待大家怎麼看待「青春啦啦隊」?

力州導演:希望大家去看這部片子,而且把這部份子介紹給你周圍的人,片長100分鐘的的過程中,大家一定可以感受到過往那種很熟悉,但是卻似乎已經很遙遠、離開內心很久的那種感覺,然後內心會被那種熟悉感充實得滿滿的,從中找到重新面對生命現實的力量。



有關楊力州導演

/簡歷/
國立台南藝術大學音像紀錄研究所畢業
紀錄片工作者
中華民國紀錄片發展協會理事長
台北市紀錄片職業工會常務理事

/拍片年表/
2011年/青春啦啦隊/ 六月份全省聯映。
2010年/被遺忘的時光/ 九月份全省聯映。
2009年/青春啦啦隊/ 高雄電影節、金馬影展首映。
2008年/征服北極/ 35mm紀錄片。金馬國際影展閉幕片。
2007年/水蜜桃阿嬤/ 全國19家電視台聯播。
2006年/奇蹟的夏天/ 35mm紀錄片。獲金馬獎最佳紀錄片獎,韓國釜山影展,香港亞洲影展,日本海洋影展國際競賽,土耳其兒童影展國際競賽。
2003年/新宿驛,東口以東/ 獲電視金鐘獎非戲劇類最佳導演獎,台北電影節觀摩影片,台灣女性影展,台灣人權影展,舊金山國際影展,韓國全州國際影展,台灣國際紀錄片雙年展台灣獎優選獎。
2002年/飄浪之女/ 國際女性影展觀摩影片,第25屆金穗獎紀錄片類優等,韓國漢城女性影展國際競賽影帶入圍。
2001年/老西門/ 獲得文建會紀錄影帶獎首獎
1999年/我愛080/ 獲瑞士國際真實紀錄片影展最佳影片,日本山形國際紀錄片影展評審團特別推薦獎,法國arte藝術電視台歐洲放映,新加坡國際影展入圍,美國舊金山國際影展國際競賽入圍,英國愛丁堡國際影展國際競賽入圍,日本福岡亞洲影展參展,泰國曼谷國際電影節參展,台灣國際紀錄片雙年展公共電視特別推薦獎。
1997年/打火兄弟/ 獲得第二十一屆金穗獎紀錄片類首獎。


 
 
     


官網改版上線

•本網站內文、圖片版權皆歸肯邦公司所有,未經許可切勿任意轉載。
肯邦國際股份有限公司 (c) Canbran International Inc.
地址:新北市中和區建八路16號8樓之3 (遠東世紀廣場D棟) 
E-mail:
mayw@can.com.tw, pauls@can.com.tw
電話:(02)8226-5811 傳真:(02)8226-5775 全省消費者免費服務專線:0800-001-988